不管是大朋友還是小朋友走在鄉間小路上或者置身於荒野都會被一種長滿黑色小針的野草,隨手拍拍還下不來,要花一定的時間將它一根一根拔掉,這種草雖然讓人心生厭惡,卻是一味清熱解毒、消腫止瀉,降血壓的中藥材。
鬼針草性溫,味苦,無毒,全草均可入藥,具有清熱、解毒、散瘀、消腫等功效,民間常用它治療腸炎、痢疾等疾病。
早在李時珍《本草綱目》就有記載,該藥苦平、無毒,有清熱解毒、散瘀消腫作用。目前,鬼針草多用於治療感冒、咽喉腫痛、慢性氣管炎、胃腸炎等,能改善或消除頭痛、頭暈、失眠、多夢、肢體麻木、心悸、疲憊等高血壓症狀,還能降低血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改善異常的血流變作用。對高血壓引起的視網膜動脈硬化、靜脈血管栓塞、水腫也有較好療效。

尤其可貴的是鬼針草具有顯著的降壓、祛脂、降低血液粘稠度、抗血栓形成等功效。鬼針草在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有生長,藥源廣泛,價格低廉,療效確切,又無毒副作用,實為原發性高血壓病的良藥。
使用方法:
每天用干鬼針草30克,加水1000毫升,水煎後代茶一日內服完,連服八九天見效或恢復正常,並且長期保持血壓穩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